专题:历史使命教育题目:防范自然灾害和预防季节性事故案件教育目的:针对当前驻地进入雷雨季节,教育引导官兵增强防范雷击、安全日常用电、食物中毒、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想上切实做好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的准备。内容:一、季节性事故的概念及特点
二、掌握常识,防雷击三、严守规定、防溺水四、搞好警戒,防山洪五、采取措施,防蛇咬六、加强检疫,防食物中毒重点:一、三内容时间:90分钟方法:统一授课,分组讨论。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积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大胆探讨;3、踊跃回答问题,做好作业,理解消化。防范自然灾害和预防季节性事故案件一、季节性事故的概念及特点顾名思义,季节性事故是指在某一季节或一个时期内,最常见,最容易诱发,又最难以预防的事故。从季节性事故的定义可以看出,季节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发生的概率高。分析以往各种事故、案件发生的概率,其中季节性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二是突发性强。虽然季节性事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规律性,但它没有事先预兆,来的比较突然。三是预防的难度大。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渠道多,涉及面广,如何预防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预防难度比较大。夏季易发生的季节性事故主要有:雷击、溺水、山洪、蛇咬、蚊虫叮咬、食物中毒等。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这些季节性事故的预防。二、掌握常识,防雷击每年69月份,是一年的雷雨季节,此时都会有一些雷击伤亡事件发生。据报道,2006年6月11日,在北京一次雷雨中,一位10岁的女孩从街上冒雨跑回家,当他推自家铁门的一瞬间,被迎面一个响雷击倒;2006年7月,呈贡一农民到田里铲地,忽然雷雨交加,当他扛起锄头往家跑时,一个落地雷击中锄头,使他当场毙命。遭受雷击的原因:一是雷击的突然性,不易防范;二是人们缺乏防雷常识,不能主动采取措施自觉防雷。近日,我部辖区普遍降雨,已经进入雷雨季节,因此,掌握雷电知识,对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很有必要。(一)雷电产生的原因盛夏季节,由于地面强烈升温,致使空气对流加强,并产生性质不同的电荷,尤其是当雷暴云产生之后,云团内部各部分之间、云地之间,处处都是电场,平均而言,云中电场强度每厘米可达几千甚至上万伏特。当云体内部出现强大的电位差,就会出现形状不同的闪电;在放电过程中,空气温度猛烈上升,云层水滴迅速汽化,体积骤然膨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