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时如果没人及时疏导就有可能酿成悲剧。
f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
3.1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体育锻炼中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研究人员还发现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3.2体育锻炼能协调人际关系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锻炼可改变这一现象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了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据长寿老人的问卷调查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很强与人相处融洽情绪乐观多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独创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马赛等人调查发现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3.3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消除疲劳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拜巴沙1985。朗Lo
g1993年要求一些高应激反应的成人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接受其中任何一种训练方法的被试都比控制组被试处理应激情景的能力强。克瑞Crew等人1987年统计了34篇有关研究论文后指出与习惯于坐着的人相比经常从事身体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