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发展的(C)。A.阶段性B.可变性C.顺序性D.稳定性23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D)。A.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B.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3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C)。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240.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B.杜威、洛克C.杜威、孔德D.涂尔干、赫尔巴特24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C)。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242.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B)。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243.小学劳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A)。A.自我服务劳动B.社会生产劳动C.社会公益活动D.勤工俭学活动244.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D)活动之中。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245.培养学生审美(A)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A.感知B.理解C.判断D.创造246.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C)中的教育目的。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47.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A)是否得以实现。A.教育目的B.教育价值C.教育思想D.教育理论
f248.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B)。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249.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D)。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250.主张教育目的取决于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需要,这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是(A)。A.夸美纽斯B.孔德C.涂尔干D.那托尔卜
25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B)。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252.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C)。A.1949年10月B.1950年10月C.1951年10月D.1958年9月253.近年来,英国学制改革使传统的“双轨制”逐渐转向(B)。A.单轨制B.分支型学制C.六三三制D.五四三制25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C)。A.高等教育等教育255.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