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作者:贾丛丛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7期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弟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引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正确处理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稳定、繁荣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此问题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人力资本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规模庞大的流动群体,数量也越来越多。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82年我国的流动人口总数为3000万,1995年为8000万,2000年已超过12亿,2003年突破13亿,2005年超过14亿。[1]据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在14亿流动人口中,民工约为12亿,[2]而且将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而不断增长。伴随农民工而来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受教育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合作。
二、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
尽管大量农民工流动人口出现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数量庞大,再加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就决定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都是可以预见的,同时这个问题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这些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问题。
1复杂性、长期性。
(1)户籍制度的制约。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的分配是基于户籍人口的,城市里的各种国民待遇(比如教育权、劳动保障权等)与户口捆绑在一起。[3]当农民工子女随父母从农村迁入到城市以后,他们的户籍并没有随着他们迁入到城市所在地,即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仍然是农村。由于不具有城市户口,他们就不能享有城市所提供的各种优惠条件,不能同城市学生一样享有同样的教育。迁入地政府也不愿意拿出额外的财政来为这些农民工子女学生付费,那样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加重他们的财政负担。迁入地政府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不会给予重视。农民工子女学生很多进入了和城市学生不一样的学校,比如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
(2)农民工子女的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