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较高,也是堵塞管道的重要原因之一;8、在现有工艺中,可燃气体中C5焦油含量相对较高,是堵塞管道的重要原因之一;9、在现有工艺中,急冷系统不合理,导致焦油含量较高,降低了产气率;10、在现有工艺中,热交换系统不合理,导致热利用率降低,能耗增加,降低了产气率;11、在现有工艺中,由于缺少吸收稳定系统,导致气体中焦油含量高。焦油问题一直是困扰大中型生物质气化工程的瓶颈。目前,我国使用的秸杆气化技术,主要以固定床为主。固定床工艺一般采用空气为气化剂,这类工艺,不论是上吸式、下吸式或是平吸式的气流方式,都有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实现多种生物质原料的热解气化、投资少等特点。但是得到的生物质燃气热值低,一般只有5000KJNm3左右,且生物质气中焦油含量高,燃料利用率低,生产、输送、配给的成本较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由于工艺路线局限,多采用空气为气化剂,得到的燃气中氮气含量高,通常在50左右,影响了气体的热值;第二,由于秸杆原料有些不利于气化因素,使得燃料得不到完全气化,仅利用了燃料中的挥发成分,固定碳得不到充分利用。集中供气的形式,以山东能源研究所开发的XFL秸杆气化系列和大连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发的LZ生物质干馏气化系列为代表,前者产气率为1820m3kg,但气体热值较低,仅为5000kJm3,而且气体中焦油含量较高;后者气体热值可达14000kJm3,但产气率低,仅为03m3kg,而且其主产品为碳,生物质气只是副产品。目前,两种炉型均只作为较小范围的生物质集中供气系统,要建大规模的系统,所带来的一些技术及经济上的问题尚需解决。
三、课题任务与目标、考核指标
f1、课题任务:以为新农村农民提供方便、洁净、安全、经济的生物燃气以及技术面向全国推广应用为核心目标,解决目前生物燃气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有效支撑市委、市政府“镇镇通燃气”以及科技北京等工作部署。(1)开展现有秸秆气化炉和秸秆气化除焦油工艺的研究,找出焦油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研究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秸秆气化的新工艺,研究和提出新型气化炉的标准和秸秆气化除焦油工艺新标准,开发出适合该新工艺的新型气化炉。(2)同时,对现有停运的气化炉进行改造,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一定程度上降低焦油在可燃气中的所占的比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所产燃气的燃气热值,降低氮气在可燃气体中所占的比例。2、课题目标:(1)形成秸秆造气的新工艺,开发出适合该新工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