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新设备,应用于大中型气化改造示范工程,提出一套新型气化炉的标准和秸秆造气除焦油工艺新标准。形成的新型气化炉的连续工作时间延长到1-2年,降低能耗20-30,增加20-30的燃气热值,燃气中的焦油(C5)降低80。(2)对现有停运的气化炉进行改造,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降低焦油在可燃气中的所占的比例40,使基本停运的气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转。3、考核指标:(1)新型气化炉与现有的气化炉相比较降低能耗20-30;增加20-30的燃气热值;所产燃气中焦油含量降低80;整个系统可连续操作1-2年;(2)提出新型气化炉产品标准及“秸秆气化除焦油工艺”技术标准;(3)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的燃气中的焦油含量降低30。(4)申报相关专利5项以上。
四、课题研究开发内容
1、秸秆气化除焦油工艺
f纤维素、水、木质素
O2、N2
气化炉
CO、CO2、C1C5、N2、H2OC5焦油焦炭
灰分(未燃物不可燃烧物)
(1)研究原料粉碎粗细程度对燃料气性质的影响:现有的秸秆粉碎设备只能对原料进行粗略的加工,这样的加工无法使主要反应物秸秆达到其最适宜的反应接触面积。从而使其造气的主反应转化率降低,而生成小分子烯、炔烃的反应转化率高。这些小分子烃类在高温下的聚合、环化反应就可以生成焦油,堵塞系统管道。准备考察相同条件下,不同粗细程度的秸秆进料之直接燃烧所产生气体组分的物质构成,得到最适宜的秸秆粉碎度以获得气化率的最大化。(2)研究温度对焦油热裂解性质的影响:准备对不同温度对秸秆造气过程中所产焦油的裂解特性进行单一变量实验。据此得到热裂解率最高的反应温度,并对该温度下对应的裂解产物及产量加以分析。(3)研究压力对焦油热裂解性质的影响:准备考察相同条件下,改变体系压力对秸秆造气过程中所产生的焦油的裂解特性的影响。期望得到未来工艺的适宜裂解压力并对裂解产物及产量加以分析。(4)研究炉内温度对所产焦油性质的影响:通过对进出气化炉的物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进料中的纤维素中O元素含量较高,但是由于反应过程中温度较高,纤维素中的CO键不断断裂,游离的O原子又与产生的可燃气H2反应生成水,同时高温下,更加有利于聚合、环化这样生成焦油的反应的进行。由此可见,炉内过高的温度在降低气化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整个系统焦油含量。准备考察相同条件下,不同气化炉温度对出炉气体中所携带焦油的含量的影响,并对焦油的构成及产量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新型气化炉的适宜气化温度。(5)研究炉内压力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