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交叉学科。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79、定势是指心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