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2、学生准备: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
1
f师: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师: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请打开课本第19课。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很崇拜,交流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抛出“万户”,由于万户其人学生非常陌生,学生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仅例举)。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国大地。
2
f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没有航天工程人员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3、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