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三年级开始设置。但是结合我校学生情况,显然有一些不足。因此我校劳技课题组成员老师开始思考编写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的劳技校本教材,并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小学低年级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技校本课程能使我校一二年级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发现潜在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形成更多更广泛的劳动技术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二、小学低年级劳技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1933年,陶行知先生为重庆育才学校起草的《怎样培养十六常能》中,便有会当书记,会管账目,会烧饭菜,会洗补衣服,会游泳,会急救,会布置,会管图书,会种园,会修理等,这些都与“动手”有关。后来,陶行知先生又起草了《育才二十三常能》,其中初级16常能与以上所列举者相似,但在“高级七常能”中,又增加了“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这些技能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基础”是小学低年级劳动与技术课程所追寻的理念。因为没有哪一门学科像劳动技术课程那样,与生活贴得那么近。根据学生特点,低年级的劳技校本课程的教材除了常规的手工技能学习,还增加了“自我服务”和“公益服务”篇。“自我服务”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入学以后需要掌握的新的劳动内容。包括拿到新书后,学习用废旧纸品包封面;成为小学生后,根据课程表,每天整理小书包;带上红领巾后,会自己洗红领巾;还有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系鞋带等内容。“公益服务”篇,包括小学生如何使用扫把扫地、如何使用拖把拖地,排桌椅做值日生,以及能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教育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因此,每一课的内容编排上,都会有“自我挑战”环节,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特点。如一年级上册的《理书包》,就要求学生在学校整理好课桌,在家里整理好书桌和书柜,并请老师和家长为孩子点赞鼓励。又如二年级下学期的《垃圾分类》中,就让学生在校园中,走一走,找到白色的有害垃圾筒;在小区附近找一找,认识厨余垃圾。让学生不光在教室里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在实际生活中,也能如此。真正将生活与劳技学习紧密结合起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