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高校后,突然“遭遇”会计专业理论,总是一时难以适应。因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对其有感性认识。
3、教学方式单一。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会计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教、轻学;片面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往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多是“填鸭式”课程讲授教学,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成绩考核方式不科学,不能真正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任何一门学科的考核问题始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挥棒”的作用。目前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考核主要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再加上平时的作业成绩等,确定总评成绩,以此决定学生某一门课程是否通过。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存在问题最突出的是考试成绩的单纯记忆成分较大,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很难考核。
5、非会计专业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人才的会计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存在着诸如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欠缺、重视会计专业授课、忽视学生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授课方法内容陈旧等问题。
三、提高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设想
笔者认为,高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强调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线,来培养出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是高职教学的必然选择,具体设想如下:
1、明确教学对象及目标,强调有的放矢。现代会计人才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为此高校在会计教育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会计》最大的特点是概念的抽象性,经济业务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多变性。许多学生从未见过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缺乏会计基础知识和感性认识,对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和业务缺乏整体认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必要的教法创新。例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我院会计系往年模拟实习账簿都有存留,如果我们把这些成套的账簿放在模拟实验室中,每桌一本,在基础会计学概述教学中便带学生观看、了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