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般要求)
(一)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并配合必要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其中一些重要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基本概念、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新课,并将其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由于学生基础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显然这门课程要有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试行,它的成型需要几轮教学实践,因此目前的教学内容与要求等属于建议性质,适当时候进行修订后正式执行。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下面提出的教学基本要求是理工科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要求。各校可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适当增减相关内容。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拟按以下几个部分组织:计算机发展与社会;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含文字与表格处理、数据库、多媒体、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基本应用技能。
1.计算机发展与社会
(1)(2)(3)
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理解使用计算机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该具备的防护意识。
2.计算机系统
(1)(2)(3)(4)(5)(6)(7)(8)(9)(10)
理解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与存储方式;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理解软件的分类及常用软件的功能;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方式(存储程序原理);理解计算机各基本部件的功能与主要技术指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及分类;了解操作系统的主要管理功能(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理解文件、目录与路径的概念、理解文件系统的工作方式:了解计算机存储体系及地址变换的概念;了解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常见设备的工作方式。
f3.计算机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