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降低降压药物疗效。因此应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23心理干预内外环境因素的紧张刺激伴随生理、心理变化。紧张刺激过于
强烈持久,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导致血压升高。有人采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行为治疗等心理行为干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许多高血压患者具有A型性格特征,如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易激动、匆忙、有敌意和攻击性。调查表明,A型行为模式中敌意性行为元素与高血压病等心身疾病有密切的联系。矫正A型行为,运用放松训练、音乐治疗、兴趣培养、气功、催眠暗示等方法可以放松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有效降低血压。24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吸烟、酗酒和高血压密切相关。资料显示,吸烟
人群高压病死亡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饮酒者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比不饮酒者高40,所以要引导社区人群戒烟、限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
f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紧张,保持7h睡眠。适量有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健身操、游泳等,每周至少保持3~5次,每次30~60mi
,运动后心率130次mi
左右微出汗即可。每天步行24km有降血糖效应,每天步行3km有降压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提倡戒烟,已吸烟者劝其戒烟或吸烟少于5支d。指导家庭自测血压和护理及患者病情自我监测,教会病人或家属测量血压,以便在家中定期自我测量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25体重干预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干预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
压病的概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一4倍。我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BMI)宜为185~239;BMI≥24者为超重BMI28kg/m为肥胖。另外,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腰围越大,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机率越高。26药物干预1应该使用有效剂量小,副作用少的药物,从小量开始可以逐步增加剂量2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药效维持时间长24h的其标志是降压谷峰比值50,以达到2h平稳降压的目的3目前多采用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4高危及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必须立即针对高血压及其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治疗5中危患者应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包括生活、饮食干预,其血压仍不下降开始用药物治疗6低危患者可以观察相当一段时间后决定是否用药7老年患者收缩压高,脉压较大者给予药物干预。总之对每一位高血压患者应因人而异的全面治疗,在降压的同时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