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错置”似乎是后现代的一个基本手法”。(2)解构【deco
structio
】:“后现代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是一种脱敏剂,它把不共戴天的矛盾表达为左右为难的悖论,总的技艺
f可以说是“解构”,具体手法可以有各种花样,比如多义化、岐义化、变态化、情景化、误读、诡辩、错乱、反讽、搞笑等等”。杜尚于1917年向“独立艺术家展”提交未遂的小便池,开了挪用和解构手法的先河。1956年,他的门徒理查德汉密尔顿制作了一副小型拼贴,名叫《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这幅作品把如此之多的商业图像从日常生活里挪移出来,放置在艺术的框架内,从而形成了对现代消费社会的解构和反讽。波普艺术仍然是一种先锋艺术、小众艺术,只不过它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它背后的情绪理念,都已经和20世纪上半叶的先锋艺术大异其趣。波普设计与消费主义的紧密关联,确立了它作为后现代设计鼻祖的地位。后现代设计的实质是大众社会中的小众设计,它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和“小资”,而不是一般的民众。这样一种小众化的市场定位,使得后现代设计更加强调创作者的个性,而不是公共性,更加强调产品的怪异,而不是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以意大利的“孟菲斯”为例,1981年9月18日,“孟菲斯”举办了小组成立后的首届展览,“他们的那些“非实用”物品:不可置书的书架、坐着屁股不舒服的椅子、像小玩具似的器具被世界各地模仿,一时间“孟菲斯”成为新风格、新文化、新创意的代名词”。(126)
(131)人体工程学的诞生以及传统人机关系的改变。
f欧美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为了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事故,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较有影响的是由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开创,由吉尔布雷斯夫妇等人发展的动作研究,他们提出了整套的改进作业的措施。这种理论的出发点不是去设法改进机器使其适应人的习惯,而是通过动作设计使人去适应机器。(131)
二战中因为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飞速发展,完全依靠选拔和培训人员,已经无法使人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式武器的性能要求,事故率大大增加。人们认识到只有当武器装备符合于使用者生理、心理特征和能力限度时,才能发挥其高效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于是,对人机关系的研究,从使人适应于机器转入了使机器适应于人的新阶段。正是在此时,工程技术才真正与心理学、生理学等人体科学联系在一起,为人体工程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传统人机关系研究仅仅集中于用户与产品之间的物理性界面,现在则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