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政政策影响的强弱,由此分别形成模型(5)、(6)、(7)和(8),根据我们计算的财政收支规模门限值可得到表2和表3,通过分析不同的财政收支区间来反映抚养比对城乡储蓄率的影响。
根据表2可知,随着税收规模的不断增加,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是先减小后增大,最优税收规模为465,而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是先增大后减小,最优税收规模为713,城乡储蓄率存在着相反的特点。随着支出规模的增加,少儿抚养比只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且影响是先减小后增大,最优支出规模为399,而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没有影响。剔除西藏数据后,省际财政收入比重的均值为1911,标准差为757,最小值为851,最大值为5576,平均来看,财政收入比重没有超过465,故验证了图2中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负向影响。类似的,农村居民储蓄率的最优税收规模为399,而省际财政收入比重的均值为1911,也未超过这个门限值,故验证了图2中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正向影响。省际财政支出比重的均值为1601,标准差为642,最小值63,最大值4502,平均来看,财政支出比重远超过门限值86,故验证了表1中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储蓄率的系数值-0559。
根据表3可知,随着税收规模的增加,老年抚养比只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且影响是先增大后减小,最优税收规模为84,而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没有影响。随着支出规模的增加,老年抚养比也只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且影响是先增大后减小,最优支出规模为86,而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无影响。
从表2和表3可知,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受到财政收支规模的制约,不同的税收规模与支出规模可能对应着相反的储蓄率效应。另外,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
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居民储蓄率,其原因如下:(1)在经济领域,老龄化会对消费、储蓄、投资、税收等发生冲击,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仅仅依靠调节人口政策或某一部门的政策都不足以全
f面应对老龄化问题。[17]在这个宏观系统的调整过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平衡着储蓄与消费的互动,比如财政支出尤其是消费性支出(如中国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的增加通过挤出效应使得居民消费减少,从而改变了居民的储蓄水平。(2)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研究,随着年龄的增大,居民在年轻时会多储蓄而到年老时就会拿出储蓄部分来消费,因此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应使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