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级地理科(理科)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2和双向选择题三部分,12页,共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本卷全部为选择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D.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2.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3~4题。3.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C.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B.地形D.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4.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C.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广,水产业较发达D.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和棉花
第1页共12页
f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