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蓝海美兴宁市叶塘中学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程度的差异及原因;2.在化学平衡概念的基础上理解电离平衡概念。能运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掌握学习概念性知识的常用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情感目标】1.认识电离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渗透由现象到本质的辩证观点;2、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展。二、重、难点重点: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四、设计理念1.在教材处理上结合人教版的特点,重点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从对比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c(H)不同,再通过阅读课本了解醋酸和盐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由学生小结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通过设计科学探究实验、交流与讨论,归纳出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电离平衡的移动。2.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采用四人一组的合作学习、科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概念从引入、分析到运用都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合作学习。教学中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小组学生分工明确,有记录的、发言的、实验探究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五、教学过程【新课的引入】【问题1】高一时我们学习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而导电。那么在相同条件下他们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一样吗?下面我们以醋酸和盐酸为例进行试验探究。1【演示实验】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HCl、CH3COOH溶液各50mL,将连有灯泡、导线的碳棒分别插入溶液中。打开电源现象:【思考与交流1】相同条件下,为什么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呢信息提示: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因素有:
f1、溶液中的离子浓度2、离子所带电荷数3、温度、电压等请同学阅读课本63页的图32和33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提示】1、搞清各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