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后不变的量.叠前后哪些量(边、角)变
了,哪些量(边、角)不变②折叠后与原图之间形成什么新的图形关系。③折痕是对折两
点连线的中垂线,这是解该类问题的突破口.此题过直角的顶点作横平竖直的直线,把分散
的条件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等式进行解答,答案不唯,体现了分类讨
论的数学思想。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满分75分)168分)先化简,再求值:
第4页,共14页
fx21x21
x2
x
2
x
,其中x
21
【答案】x1x12xx21…………………………………………………4分
xx1
x
x
x
1
x
x12
1x1
…………………………………………………6分
当x21时,原式
1
12
……………………………………8分
21122
【评析】代数中的化简求值是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涉及到对运算的理解
以及运算技能的掌握两个方面.同时也不失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分式的四则运算、
分式的基本形式等核心知识的考查.
17(9分)如图CD是⊙O的直径,且CD2cm,点P为CD的延长线上一点,过点P作⊙O
的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点A、B
(1)连接AC若∠APO=300,试证明△ACP是等腰三角形;
A
(2)填空:
①当DP
cm时,四边形AOBD是菱形;
②当DP
cm时,四边形AOBP是正方形.C
O
D
P
B
【答案】(1)连接OA,∵PA为⊙O的切线,∴OA⊥PA……………………1分
在Rt△AOP中,∠AOP900-∠APO900300600
1
1
∴∠ACP∠AOP×600300…………………………………………4分
2
2
∴∠ACP∠APO∴ACAP
∴△ACP是等腰三角形……………………………………………………5分
(2)①1;………………………………………………………………………7分
第5页,共14页
f②21………………………………………………………………………9分
【评析】本题容易在教材中找到原形,属于基本题型,通过对圆、菱形、正方形等相关知识
的运用,考查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数学表达能力.此题给我们启示是,在教学
过程中,不要误解《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将教学极端化,而是更加重视对双基的教学,
重视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本质问题的理解,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对基础的常规题目
仍然作为教学的重点.
18(9分)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本校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随机抽取本校300名男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并绘制了如下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