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公民的平等权还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等方面的内容。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含义不仅包括不能因民族和性别的不同而获得法律以外的特权或作为限制权利的借口而受到歧视,而且包含经济、政治、社会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平等。
可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范围内的平等,并不是事实上的平等。本质上是权利与义务平等,在法律关系上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社会身份、职业、出身等原因不应成为任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理由。
但在现代社会,基于社会的各个成员自身所不能改变的客观原因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先天拥有和分配不均、自然和历史形成的社会和个体差异等,如果法律上完全无视这些差别,而绝对的实行和保障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就可能导致事实上的不平等。所以,现代宪法理念吸收了“实质上的平等”的原理,即在起点时给予“弱者”以合理的优待。也就是对公民权利实行平等保护时不排除合理的差别待遇以企求实质之平等,如在劳动权的设定上,由于妇女生理上的特殊原因,在劳动中加以特殊保护。这是现代宪法对公民权利平等保护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宪法上并不是绝对地禁止差别对待,只不过是允许合理的差别,而不允许不合理的差别。这也是平等权的相对性的体现。
二、平等权的保护
(一)修改完善我国宪法中的平等权,完善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正确认识平等权,加强平等权的立法保护,无论在制定宪法还是在制定其它法律法规中,要把平等观念和平等原则贯穿于整个立法过程中。按照平等权规范结构要素在宪法中增加禁止歧视条文、补充自由类平等权、补充差别待遇合理化理由、修改补充限制权利条款、增加规定保障措施(如宪法权利的可诉性、可司法性等)等内容,增强法律保护。
(二)深化政府职能建设,创新服务理念,依法治国
各级部门在执行各类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切实维护公民的平等权,提高我国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自觉按照宪法平等权规范要求进行立法和执法的能力。
(三)寻求宪法平等权的司法适用途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果缺乏相应的救济途径,平等权在受到侵犯时就得不到相应的补救,建立一个有效的宪法诉讼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宪法司法化是现代宪政国家完整的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宪法适用不仅是宪法实施的重要方面,而且也是立宪国家加强宪政建设,树立宪法权威的内容。各级人民法院对于涉及侵犯公民平等权的案件,应当积极受理,严格按照司法程序进行,保障公民权益不受侵害。
(四)提高认识,加强普法宣传
从思想理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