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的评价
稳中有变,实中求活一、试卷评价与命题分析(一)保持稳定1、试卷形式稳定(1)试卷长度一致:2012年试卷阅读量5779字,2011年试卷阅读量近6000字;2012年最大书写量1800字,与2011年相同。(2)试卷一致(3、题型设置基本一致:2012年默写为填空式,今后将持续,重积累;2012年作文材料为文学性材料,想象空间大,加大了立意难度;文言翻译为3句,第3句译出大意即可。2、选材思路保持稳定(1)选材具有时代感:词语与病句、文言材料体现的维稳(2)选材具有生活味:第二大题“警惕汞污染”,第五大题“柴禾”,语用题18评价陶潜、19题有关端午中秋的对联(3)选材体现教材分量:重高三教材,12题字音字形多处于教材,12题诗歌鉴赏古诗中的“子规”“空”等,13题默写,18题陶渊明,20题选材于课文《人是什么》、。(4)选材有本土气息:1题为四川人易误读之音,默写中苏轼的作品《赤壁赋》。(5)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领域(6)选材注重正面引导:关注大学生活3、命题立意基本一致(1)微调能力层级:A识记11分(11年9分)B理解19分(11年28分)C分析综合20分(11年13分)D表达运用91分(11年82分)E评价9分(2011年8分)C分析综合可能为重点。(2)突出常见常用:能力考察上、阅读材料选择上,如五大题《柴禾》为平实简易之文字、作文材料为2006年之优秀诗歌(3)强调综合考察:如12题诗歌鉴赏之(2)题情感与意象(4)注意思维深度:深刻解读文章,17题写柴禾或写人的辨证分析;对人物的全面评
f价,18题评价陶渊明;对生活的辩证思考20题回忆与希望,21题“手握一滴水”。(5)强化语言美感,突出语文试卷的语文味。(二)变中求活1、整体把握与文本细读有机结合(1)拓宽信息捕点:多段及全文读取,如67题,跨段:10题全文。(2)立足整体命题:12题、14题、17题(3)强化文本细读:课堂教学之落实,12题(1)之“空”,15题归纳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16题划线句的反复的表达作用。2、教材研读与多元拓展的有机结合:考点源于教材,间接使用教材,关注教学过程(教与考结合,结合教学命题,12题,1417题。,多元拓展教材。)3、语言基础与文体能力有机结合(1)语言家基础平实简易:13题,4题为并列短语之语病(2)文体着重考查核心能力:科技文与文言文重信息筛选、文言重词语的活用与句式、诗歌鉴赏重语言意象与情感、散文重神与结构、作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