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2)畏惧,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保护、改造、利用自然,不等于迁就、迷信、盲目信奉。5语言品析及运用1)选择文中富于哲理的语句品析交流,完成练习二。2)结合练习三认识文中反问句的作用,并进行造句练习。(此为机动)6认识议论性散文的特点。提示:将本文与一般的议论文(需要补充说明)和抒情散文相比较。7课堂延伸有人说“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请你以自然的口吻向人类说几句话。8布置作业(见《练习册》)附板书设计:区别否定“征服自然”展开论述联系统一教后反思:层层推进肯定“敬畏自然”
f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历史、现状及消逝的原因。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联系相关的生态环境事例及西部开发的现实,引发思考,拓宽思维,进而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3揣摩语言,认识文中对比、拟人、排比及列数据的表达效果,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切的忧患痛惜之情,初步认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二、教学重难点1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2品析语言,体会文章感情;3搜集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三、教学流程(一)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罗布泊的资料及与之相似的反映生态悲剧的材料。(二)教学经过1导入教学课件展示罗布泊的过去与今天,学生描绘画面内容,交流有关罗布泊的资料,谈感受。2读题激趣,列纲速读,整体感知。(播放背景音乐)
f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又产生了哪些疑问?(关键词“泊”“仙湖”“消逝”)速读课文,划出关键词,解答这些疑问。提纲:历史(绿洲、仙湖)现状(荒漠、神秘)消逝原因(改道、四盲)3导致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提示:“四盲”1)具体指什么?造成盲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课文还介绍了青海湖和月牙泉的遭遇,其用意何在?你还知道类似的事例吗?(教师出示相关事例)明确:根本原因是缺乏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4揣摩语言,体会情感。5读了本文你对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从文中找出最具感情的句子朗读品析。赏析要点:1)作者借助拟人、排比、反复等手法增强文章语言的形象性和抒情性。2)直接抒情之外,用准确详实的数据和警醒世人,振聋发聩。方法指导:诵读,捕捉关键词,比较辨析。6本文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研究之后所写的一篇报告文学,通过上述阅读,你对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