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其Fc段与杀
伤细胞(NK细胞表面、巨噬细胞等)表面的FcR结合,介导杀伤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4穿过胎盘和粘膜a穿过胎盘: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这种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
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b穿过粘膜: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是黏膜局部免疫的最主要因素。各类抗体的特性和功能IgG: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
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7580);抗感染的“主力军”;再次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唯一可通过胎盘的抗体;可发挥调理作用、激活补体、ADCC作用等。IgM:分泌型: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抗体;
抗原结合能力及激活补体的能力强于IgG;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脐带血IgM水平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抗感染的“先头部队”,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是天然的血型抗体。膜结合型:mIgM,BCR之一,单体,未成熟B细胞表达IgA:血清型:单体,含量低分泌型:SIgA,二聚体。(secretoryIgA)
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等外分泌液中,参与局部粘膜免疫,是抗感染的“边防军”。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是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IgD: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mIgD)mIgD为BCR之一,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表达mIgM和mIgD活化B细胞mIgD逐渐消失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亲细胞抗体,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与机体抗寄生虫感染有关。
第五章补体系统
免疫术语
补体(compleme
t,C)系统: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
7
f临床134班资料MAC(膜攻击复合物,membra
eattackcomplex):由补体系统的C5b~C9组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
)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破而死亡。
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补体的三条活化途径示意图
经典途径(classicalpathway):概念: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2a)与C5转化酶(C4b2a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8
f临床134班资料旁路途径(alter
ativepathway):概念:又称替代激活途径,其不依赖于抗体,而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
的过程。凝集素反应MBL途径(lecti
path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