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残基组成。按抗原性差异可分5类:、、、、相应抗体也分为5类:IgA、IgG、IgM、IgD、IgE同一类抗体,据其铰链区的氨基酸组成及重链二硫键数目、位置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亚类。
5
f临床134班资料
IgA分IgA1和IgA2
IgG分IgG1~IgG4
重链名
希腊读音Mu
GammaAlphaDeltaEpsilo
对应抗体IgMIgGIgAIgDIgE
轻链(lightchai
,L):分子量约为25kD,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链和链两种,相应抗体分为、两型。
型有1、2、3、4四个亚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N端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
(V区)
分别占轻链的12和重链的14或15,分别称为VL和VH。
(variableregio
)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
VH和VL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称
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分别用HVR1(CDR1)、HVR2(CDR2)、
HVR3(CDR3)表示,共同组成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
的特异性,负责识别及结合抗原,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恒定区:抗体分子中轻链和重链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的区域。
(C区)
分别占轻链12和重链34或45,分别称为CL和CH。
(co
sta
tregio
)
(三)铰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因此易伸展弯曲,有利
(hi
geregio
)于抗体的两臂同时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表位;而且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
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
胃蛋白酶
作用位点
铰链区近N端
铰链区近C端
水解片段
Fab×2FcFab×2:VL和CLVH和CH1
单价与Ag结合
Fab’2pFc’Fab’2:双价与Ag结合
广泛用作生物制品
Fc:一对CH2和CH3
pFc’:最终被降解,无生物学作用
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
抗体的功能
1识别抗原: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V区功能)
a在体内有中和毒素、中和病毒、阻止细菌黏附宿主细胞的作用
b在体外用于免疫诊断
c作为BCR(mIgMmIgD),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
2激活补体
aIgM、IgG1、IgG3以及IgG2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因构型改变而暴露出CH2(IgG)和CH3(IgM)结构域内的补体结合点)
bIgG4、IgA和IgE形成聚合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结合Fc受体
a调理作用
细菌特异性的IgG(特别是IgG1和IgG3)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
结合,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IgGFc受体(FcγR)结合,通
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6
f临床134班资料
b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的Fab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