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旅游业总收入在全省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旅游业已成为甘肃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甘肃省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据统计,2009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为33937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7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7。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已完成三年翻番目标的848,超均衡进度18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已完成三年翻番目标的838,超均衡进度17个百分点。但与周边省份相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其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人数分别仅占全国总量的025和148;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仅占西部12省区总量的298和175,排名第10位。“旅游资源大省却是旅游经济小省”是不争的现实。三、运用五力模型对甘肃省旅游景点景区优化分析(一)从供方和旅游的关系来看主要问题在于优秀旅游规划人才和景点景区管理人才的缺乏,供方不能满足本省旅游景点景区发展的要求。目前,本省旅游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旅游景点景区的发展。如高质量景区的规划、高水平旅游产品的设计、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服务水平的总体提高都受到很大影响。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石,它决定着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综合水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对策,实现旅游人才结构的合理化。首先,从提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入手,加强旅游干部队伍建设,以适应“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要求。其次,加强与旅游院校的联合,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为旅游教育、培训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再次,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水平。通过对导游人员,特别是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培训与资格考试,全面提高导游人员的外语水平。(二)从潜在进入者和旅游业的关系来看目前,甘肃省各级政府鼓励旅游开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开发旅游产品的进入门槛低、开放度
f高,进入壁垒较低。旅游行业的公益性和企业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着矛盾,出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无节制、旅游服务设施过度膨胀和景区景点管理粗放等问题,造成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壁垒,在参差不齐的企业中,挑选出真正有实力的、有责任心的大企业集团。(三)从替代品和旅游业的关系来看旅游景点景区提供着旅游产品,人们出于各种动机对旅游产品有着一定需求。除去工作时间,人的闲暇时间总是有限的,可以用于旅游和非旅游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