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大约需要7分钟。我在这里设置了一系列的“活动组合拳”: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首先是图片比较。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主动找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主要在于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特定部位;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
第2个活动是图表归纳。以表格的形式,再现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第3个活动是判断练习。将人体一些腺体例举出来,让学生判断,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疑难解惑。这里我链接了相关图片,如果学生不能判断,就出示直观图片,让学生看清楚有没有导管,从而对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更加清楚。对于胰腺,要特别说明,胰腺分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外分泌部分泌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内分泌部是胰岛,分泌胰岛素进入血液,所以不能简单的将胰腺归类。判断完毕,回到人体的内分泌腺,指出: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在学过以上内容后,我提问:“现在你能给激素下个定义吗?”进入第四部分“什么是激素”,这部分大概需要3分钟。为了降低学生归纳概括的难度,我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说出激素的概念,也突出了关键词“内分泌腺”、“特殊作用”。然后让学生套用此定义,举例说明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化学物质。以此来反馈并强化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这里可以通过游泳池和一匙盐的形象比喻,指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却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一些生理活动的异常。从而引入第五部分“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时间大约10分钟。在这里我设置了活动“做一回小医生”,要求学生对照课本资料,仔细观察5幅病患图片,能够说出图片所示疾病的症状、名称和原因。“角色扮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在融入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的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发展了观察图片能力、分析资料作出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完毕,再次用图表归纳,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几种病症的直观比较。这里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比呆小症和侏儒症,弄清楚二者的区别。再提出2个问题:怎样预防大脖子病?为什么青少年要有充足的睡眠?让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这里出现了一个非预设生成的非常可贵的思维火花,我提问:“怎样预防大脖子病?”一学生答:“要多吃加碘盐和含碘丰富的食物,如紫菜、海带等。”这是预期的教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