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切除狗的胰腺后,观察狗的尿液;再将切除的胰腺移植到狗的腹部皮下,观察狗的尿液。如果学生没有预习,教师简单的提示后,学生也能够制定出计划。实施实验部分,我就直接告诉学生:切除狗的胰腺后,狗的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再将切除的胰腺移植到狗的腹部皮下,狗的尿液中葡萄糖消失。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得出结论:糖尿病与胰腺有关!此种设计,引导学生由资料中获得线索、提出问题,再沿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设计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学生并不能亲自动手实践,但在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当发现自己的想法与科学家不谋而合时,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对糖尿病人进行胰腺移植的成功率非常低,能不能提取胰腺的分泌物来治疗糖尿病呢?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结果都失败了,直到有一天。”示背景资料:1869年,德国病理学家发现胰腺内有一群群很小的细胞团块,这些细胞团块不同于胰腺的其它细胞。此时教师可出示图片“胰腺和胰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者的关系,告诉学生:胰岛是散布于胰腺中的一个个小细胞群,犹如一个个小岛,因此叫胰岛。在图片分析了胰腺和胰岛的关系后,教师提问:“胰腺里有2类细胞,一类是胰腺细胞,一类是胰岛细胞,这个发现对你研究糖尿病有什么启示?”学生提出问题:糖尿病与胰腺细胞有关,还是与胰岛细胞有关呢?教师继续引导:“研究又陷入了僵局,因为科学家无法把胰岛细胞分离出来,直到又有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天。”示背景资料:加拿大的班廷发现一篇病理学家的论文讲到,结扎胰腺导管能引起胰腺萎
缩。这个地方,学生的思维就跟不上了,事实上当时也就班廷一个人从这篇论文里得到了灵
感。此时教师要直接告诉学生:“班廷在阅读这篇论文的时候,忽然间灵光一闪,作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胰腺里有2类细胞,结扎胰管,胰腺细胞萎缩,会不会胰岛细胞不萎缩呢?如果胰腺细胞萎缩,而胰岛细胞不萎缩,这时候又不患糖尿病,不就证明与糖尿病有关的是胰岛了吗?班廷的假设让他激动不已,很快他就拟定了实验计划并付诸实施,在经过多次尝试后,终于发现结扎狗的胰管后,狗的胰腺萎缩,胰岛正常,尿液中没有葡萄糖。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得出结论:糖尿病与胰岛有直接关系!第2个实验其实分两部分:一是知道了胰腺内有胰岛,一是知道了糖尿病与胰岛有关。教材只介绍了第二部分,但在胰岛素的发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