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如观察图片、图表归纳、“做一回小医生”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一、实践过程本节教学过程共分这样6大块:1、胰岛素的发现史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3、区别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4、什么是激素5、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病症6、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首先说“胰岛素的发现史”,这是本节课的重头戏,需要时间一刻钟左右。首先,通过问题引入:“你对糖尿病知多少?”“什么是糖尿病?”由于学生在前面“泌尿系统”学过,很容易说出“尿液里出现葡萄糖就可能患糖尿病”,但这并不是糖尿病的唯一特征。此时可出示这则资料,让学生知道“糖尿病是世界上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中葡萄糖含量异常升高及尿中出现葡萄糖。”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然后再提问:“同学们身边有亲朋好友患糖尿病吗?你能介绍一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吗?”
糖尿病现在已经是常见病,所以每个班都会有学生介绍自己身边有糖尿病人,也能说出一些病人的症状。此时,教师可归纳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并作简单的介绍,指出“在20世纪以前,人们谈起糖尿病,就如同我们现在谈起艾滋病”。
在说了糖尿病的危害后,话锋一转,提问:“但是现在,糖尿病还是不治之症吗?科学家是怎样攻克糖尿病的呢?”
通过糖尿病引入教学,既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上的再构建;糖尿病由绝症到能够治疗这一实例,又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下面就是教师引领着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究的足迹,体验“胰岛素的发现史”了。由于初中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还很薄弱,这部分教师的引导就特别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告诉学生:“首先,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糖尿病的发病部位。到底是身体的什么部位出现问题而导致了糖尿病呢?”
然后出示背景资料:1788年,英格兰医生托马斯在一次意外事故病人救治的过程中,发现胰腺损伤竟然可以引起糖尿病。
然后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位研究糖尿病的科学家,这个事件会将你的视线集中到哪里?”
学生立刻说出:“胰腺。”我继续引导:“糖尿病与胰腺有关吗?问题提出来了,下一步是什么?还记得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吗?”这个对学生来说已经很熟悉了,也是立刻说出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学生很快作出假设:糖尿病与胰腺有关。制定计划这部分,由于学生课前预习过,也比较容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