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电子、冶金、海洋资源等上下游资源开发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浙江省是国内船舶制造的主要基地,统筹造船、修船、配套全面发展,对我省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浙江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20102015年)》,特制定《浙江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以建设造船强省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浙江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一、浙江省船舶工业的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是浙江省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面对国内外船舶市场的复杂变化和重大挑战,全省船舶工业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强化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船舶工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规划引导,重点扶持,产业规模和集聚度逐步提高。全省已基本形成以舟山为核心,宁波、台州、温州各具发展特色的现代船舶制造基地。截止2010年底,我省年造船完工量达10668万载重吨,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占全国市场份额已分别达到163、178和154,位居江苏、上海之后,处全国第三位,成为我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重点骨干企业中,1家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进入全国前10强,3家进入全国修船前10强。(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我省造船企业相继建成交付FPSO浮式储油船,6500m3全压式液化石油气船(LPG)、5300TEU集装箱船、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万吨级挖泥船、GM4000海洋工程平台等产品,开工建造了32万吨大型油船(VLCC)、重吊运输船等产品,初步具备承接建造大型和高技术船舶能力。船舶配套产品发展取得较大进展,DN8320大功率中速柴油机填补了我省不能自主配套大船主机的空白,HCQ700轻型高速齿轮箱打破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大型螺旋桨、变距推进器等一批世界知名品牌船舶配套产品也开始在我省制造,船舶配套与船舶制造逐步协调发展。(三)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全省现有5万吨级以上船坞(台)53座,配置200吨以上起重吊机76台,最大起重能力800吨。重点骨干企业均已大量采用平面分段生产流水线等关键技术装备、三维船舶设计系统以及先进船舶设计技术,普遍建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