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别情况。在“核心层”和“外围层”的7个类别中,规模最大的类别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有从业人员180万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174;拥有资产5862亿元,占法人单位的213;实现增加值1394亿元,占单位增加值的189;全年营业收入4851亿元,占法人单位的178。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是规模排在第二的类别,有从业人员150万人,资产4524亿元,增加值1126亿元,营业收入2889亿元。在“相关层”的2个类别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类别共有从业人员414万人,拥有资产7855亿元,全年营业收入11948亿元,实现增加值2312亿元。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类别共有从业人员409万人,拥有资产1981亿元,全年营业收入3382亿元,实现增加值352亿元。(三)分注册类型情况。2008年末,在4608万个法人单位中,有内资单位4487万个,占974;从业人员793万人,787;占拥有资产21089亿元,767;占实现增加值5511亿元,占769;全年营业收入18759亿元,占689。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单位分别为6276个和5801个,从业人员分别为1278万人和874万人,拥有资产分别为2937亿元和3461亿元,实现增加值分别为847亿元和808亿元,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2亿元和4633亿元。(四)分地区情况。分经济地域看,东部地区的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国的59,从业人员数占67,拥有资产占75,营业收入占78,增加值占69。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看,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273,中西部地区分别仅占163和134,东北地区占138。
f法人单位实现的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的有广东(1545亿元)、山东(651亿元)、江苏(645亿元)、北京(641亿元)、浙江(530亿元)、上海(378亿元)、福建(296亿元)、湖南(284亿元)和河南(250亿元),九省市占全国的73。法人单位实现的增加值占本地区GDP比重高于全国水平(228)的有北京(577)、广东(420)、福建(274)、上海(269)、浙江(247)、湖南(246)和江西(228)七个省市。
三、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一)产业规模扩大。与2004年相比,2008年法人单位数增加143万个,增长近45;资产总计增加9170亿元,增长50;从业人员增加186万人,增长186。从实现的增加值角度看,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与2004年相比,2008年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增长1218;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由215提高到243,提高了近03个百分点。20042008年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