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2009届)
(行星轮系的概论)
f前言
渐开线行星齿轮与普通定轴齿轮相比具有承载能力大、体积小、效率高、重量轻、传动比大、噪音小、可靠性高、寿命长、便于维修等优点,通过行星传动可以把能量由一根主动轴传给若干根从动轴,这些从动轴角速度的关系在工作时可变化。目前行星轮系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行星传动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水泥、汽车、起重、机床、化工、电力、纺织、仪器仪表、食品等机械上。
在世界上的工业发达国家,如:俄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对行星齿轮传动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十分重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我国起步较晚,与国外对比有不小的差距。
f1发展概况与方向
1.1发展概况
我国早在南北朝时代(公元429500年),祖冲之发明了有行星齿轮的差动试指南车。因此我国行星齿轮传动的应用比欧美各国早1300多年。
1880年国第一个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专利出现。19世纪以来,随着机械工业特别是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对行星齿轮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920年首次成批制造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并首先用作汽车的差动器。1938年起集中发展汽车用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大功率船舶、透平发电机组、航空发动机及工程机械的发展,促进行星齿轮传动的发展。
高速大功率行星齿轮传动广泛的实际应用,于1951年首先在德国。1958年后,英、日、美、俄等国获得成功,均有系列产品,并已成批生产,普遍应用。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制应用行星齿轮减速器,20世纪70年代制订了NGW型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标准JB17991976。一些专业定点厂已成批生产了NGW型标准系列产品,使用效果很好。已研制成功高速大功率的多种行星齿轮减速器,如列车电站燃气轮机、高速汽轮机和万立方米制氧透平发电机的行星齿轮箱。
1.2发展方向
世界各先进工业国,经由工业化、信息化时代,正在进入知识化时代,形星齿轮传动在设计上日趋完善,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使行星齿轮转动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虽有着明显的差距,但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设备引进、技术引进,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行星齿轮传动正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向高速大功率及低速大转矩的方向发展。如年产300Kt合成氨透平压缩机的行星齿轮增速器,其齿轮线速度达到150ms;日本生产了巨型船舶推进系统用的行星齿轮箱,功率为22065KW;在这类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需要解决均载、平衡、密封、零件材料与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