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与误差有什么不同?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反馈练习四】有五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思考交流:题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第④四
f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765;⑤1877.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0B.测得这个物体的长度应为1887C.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③次D.这五次测量结果中误差最小的是第⑤次【强调】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设计意图:利用反馈练习巩固减小误差的方法以及对错误测量结果的判断)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个读数18765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①1876;②1875;③1878;⑤1877,它们的平均数为18765mm,在这里只平均值有效数字个数应该与测量值有效数字个数相同,则物体的长度应为1877mm,综上所述,应选D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见附件1.完成检测题,见附件2.课后完成.
四、课堂检测五、布置作业
老师巡视、讲评.动手动脑学物理1、2、4.
【板书设计】§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二、长度的测量1、基本工具:刻度尺2、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选、放、读、记三、时间的测量1、单位及换算:1h=60mi
1mi
=60s2、停表的使用: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四、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1、减小误差的方法: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是否可以避免
1
m109m
f【教学反思】
一、案例的“亮点”
1新课引入简时高效,趣味十足.教材在引入新课时要对几个物体进行多次测量,
不仅会比较费时,而且学生还没有掌握准确的测量方法,使得测量结果也未必准确.尤其是比较两个圆的面积大小时,有一定的困难.改进后的新课引入简洁省时,只是让学生感觉线段的曲直,对比线段的长短,不需要进行测量.同时,学生通过有无背景的两次对比,很直观的感受到感觉的不可靠,不仅感觉很有趣味,还体会了测量的必要,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这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管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还是停表的读数,都先以
学生的尝试使用为前提,然后再归纳总结,细化方法.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充分采用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