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观多样化、理性开发。在海南风情小镇建设时序方面,《规划》确定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风情小镇,100个风情村、10个旅游名镇、20个旅游名村。其中,10大旅游名镇包括和乐镇、博鳌镇、天涯镇、海棠湾镇、龙楼镇、尖峰镇、吊罗山乡,铺前镇、水满乡、兴隆华侨农场。
f根据发展需要,《规划》还设立了近期建设项目库,即确定了2010年2012年的主要建设项目:通过2年时间,对兴隆镇、博鳌镇等10个镇及20个风情村进行建设。2013年2015年的主要建设项目为,对铺前镇、和乐镇、尖峰镇等15个镇及30个风情村进行建设。
“一镇一色、一村一品”,确定8种建设发展模式
目前,风情镇、村旅游均朝着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规划》结合海南实际,提出了7种风情旅游小镇建设和发展基本模式:原生态文化依托型、民俗风情展示型、产业带动型、大区小镇型、主题开发型、保护提升型和复合型。同时,风情小镇的乡村旅游功能,要求乡村建设必须科学规划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旅游活动。《规划》按照“一镇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确定了海南乡村旅游的八种模式。1“森林氧吧”模式,指依托海南的热带原始森林,以绿色健康、修身养生为经营理念,从事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活动场所,适合在吊罗山、黎母山等镇发展。2“休闲农庄模式”,指以海南丰富的热作农业资源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采果、垂钓、食宿,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3“民俗文化村”模式,指以海南黎苗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以及生产方式为依托,集中展示少数民族风情,以提供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综合接待场所。乐东的扎灶村、东方的白查村、五指山的水满乡和初保村等中部村镇建设民族文化村,大有潜力。4“古村聚落”模式,指以海南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吸引物,满足游客对古村历史和文化体验需求,能够在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达到古村落建设与文化保护的目的。三亚的保平村、海口文昌的铺前镇、十八行村、荣堂村等均有发展潜力。
f5“乡村俱乐部”模式,指通过农村资源,吸引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社会交际、文化娱乐的场所。海南可利用水库、湖泊建立垂钓俱乐部,还可建设以登山为主的“野外探险”俱乐部。6“租赁农园”模式,就是农民将土地租给市民作为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园地。市民的主要目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