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道,排水管道和排气管道应加装手动阀门。过度室内应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永久避难硐室过度室的面积应不小于30平方米;临时避难硐室不小于20平方米。
生存室的宽度不得小于2米,长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生存室内设置不少于两趟单向排气管道和一趟单向排水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应加装手动阀门。永久避难硐室的净高度不低于2米,每人应有不低于1平方米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临时避难硐室生存的净高度不低于185米,每人应有不低于09平方米的有效使用面积,设计额定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313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兆帕,应有足够的气密性,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门墙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200毫米,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度舱作为临时避难硐室的过度室时,过度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03米,装时在门框在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要求也不低于防护密闭门的安装要求。
314采用铆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顶板和墙壁的颜色宜为浅色。硐室地面高于巷道底板
f不小于02米。315有条件的矿井宜为永久避难硐室布置由地表直达硐室的钻
孔,钻孔直径应不小于200毫米。通过钻孔设置水管和电缆时,水管应有减压装置;钻孔地表出口应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并储备自带动力压风机,数量不少于2台。避难硐室还应配备自备供氧系统,供氧量不小于24小时。
316接入硐室的的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的各种管线在接入硐室前应采取保护措施。避难硐室内宜加配无线电话或应急通信设施。
317避难硐室施工前应有专门的施工设计,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18避难硐室在施工中应加强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避难硐室施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各种功能测试联合试运行,并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验收。32避难硐室的构成
321由过度室、避险人员生存室、主要设备存放室等构成。3211过度室
过度室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由防爆门和密闭门隔断巷道组成。防爆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防护密闭门抗冲击压力大于03MPa,并有观察窗;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过度室配有压风气幕及喷淋装置、打包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