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座便器、监测传感器、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等。
f3212生存室生存室是避险人员临时生活的地方,永久避难硐室每人不低于1
平方米的有效使用面积;生存室配置不锈钢座椅和储物柜。还安装有正压呼吸器、空气过滤装置和消音装置、通信设施及照明灯具、动力保障设施等,在硐室内上安装有CO、CO2、O2、CH4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监视器,人员定位分站并配有食品、应急药品等。3213设备室
设备室用于堆放电源电池等。可利用避难硐室的出入通道,也可以利用过度室空佘的地方。322避难硐室各功能系统1防爆密闭系统;(2)气幕喷淋系统;(3)氧气供给系统;(4)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5)照明通讯及动力保障系统;(6)生存保障系统;
四、避难硐室的设计方案
41安全防护系统避难硐室的防护包括:防爆门和气密门、洗气系统《煤矿井下紧
急避验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要求防爆门能够抵抗≥03MPa的冲击压力,并具有一定的气密性能。42气幕喷淋系统
气幕及喷淋装置:气源采用巷道压风或专用压风管道供气。气幕管道敷设在防爆门的内墙壁上。喷淋装置由管路和喷嘴组成,固定在过度室顶棚上,喷头向下将气体以雾状喷出。喷雾覆盖面积大,雾罩
f范围可达34米,喷嘴采用BB实心锥喷嘴,具有良好的抗堵性和耐腐性,喷量均匀、稳定、使用寿命长,平均寿命5年以上。
管道由巷道接入硐室内,经过控制阀、过滤器、减压后气幕和喷淋装置接通。当防爆门一被打开,过度室的气幕控制开关即开始工作,同时过度室顶部的喷淋装置还可以满足过度室始终处于正压状态,有效的防止巷道内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43供氧系统
在避难硐室内,人员生命保障的第一要素是氧气。在低氧的矿井下,氧气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在矿难发生后,向避难硐室提供足够的氧气是保障舱内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
431供氧方法简述氧气的来源主要有空气中自然存在的氧浓缩的纯氧、化学氧供
氧。空气中自然存在的氧气,可以采用矿井井下压风管道和专用管道
提供,做为氧气的来源,具有持续供应、供应量大等优点。压缩氧是利用氧气可以压缩、低温可变为液态和固体的特性进行
储存。常温高压气态储存广泛应用于医学、航空航天、消防、煤矿等领域,是最为成熟的气体储存技术。如:隔绝式氧气自救器。
化学氧供氧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用方便,但存在供氧不稳定、放热等缺点。如:MZS30自动苏生器。432供氧系统设计及方案确定
f一般供氧系统都采用二级供氧的方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