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度原则。153优质优价原则。154保护国家利益原则。2修改的主要内容21为准确理解和执行标准,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对有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改。22将原标准的加工精度进行了调整,分别由原标准的一级90提高到95。23将原标准的水分统一为13。24将标签标识、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的规定进行的修改和说明。3修改的依据经过调研,收集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小米样品,测定加工指标等,取得了一定的数据,由于小米属于小宗作物,生产厂家规模较小,又征求了小米生产厂家、科研机构等的意见,对适用范围、术语定义及有关指标设置进行了修改。31引用标准本标准在修订的过程中,按GBT112000及GBT122002要求统一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由于原标准是在1989年制定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各种标准制定工作在逐步的完善发展,许多国家标准已经进行了多次修订、补充。我们对于原标准中的引用标准进行了查阅分析,发现原标准中的这三个引用标准现在均已经做过修订,标准《GB276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被《GB2761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替代,标准《GB2762
》、《GB
238食品中镉允许量标准》、《GB4809食品中氟允许量标
准》被标准《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替代。并且由于这三个标准中的规定限量标准,在标准《GB2715粮食卫生标准》中均有规定,所以将原标准中的这些引用标准去除,仅引用标准《GB2715粮食卫生标准》作为小米的卫生标准指标。
f32有关术语和定义此次修订将原标准术语与定义中324的“霉变粒”改为“生霉粒”,主要原因是为了与我国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中的霉变粒指标进行区分。我国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中的霉变粒是指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子叶)、无食用价值的颗粒,规定不得超过20;而生霉粒是粒面生霉的颗粒,受到损伤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霉变粒是生霉粒进一步恶化的结果,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受损害程度不同,因此,此次修订将原标准中的“霉变粒”改为“生霉粒”。33加工质量指标根据原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得的小米个品种加工质量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1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平均加工精度,981995959696998969394939595969695969798949997100963小米加工质量指标测定结果杂质,其中:粟粒00010000030700000010000000005矿物质0010000010000100000000000000005碎米,0509041109060718211313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