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青少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南海区罗村镇沙坑小学周名爱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经受不住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低。3月26日南海日报刊登某镇学生自杀事件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评论,表达看法。专家们认为这位学生自杀事件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个案,但这个案例同时折射出青少年的情感发育,心理需求,自我探索的需要,像这样走向极端的学生是少数,而需要情感的关心,心理帮助的学生却不是少数,特别是在社会急剧变革,校园环境复杂的今天。事实已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事了。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挫折教育,从而增强对社会心理承受的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转化学生受挫的心理,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一、认真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造成学生受挫主要原因有生理、心理两大因素,原因集中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出现变故。如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或长期分居,家庭重新组合或家中有亲人亡故。二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个别家长缺乏教育常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子女要求过高或放任自由,溺爱娇惯或简单粗暴。三是居住条件较差,环境恶劣,经济情况拮据,或家庭条件过于优越。当然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也是不
f可低估,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一些陈规陋俗,污泥浊水,以及不当的宣传,网吧等起了反面的影响,和学校里的正面教育往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影响了辨别能力较差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学生受挫的原因,目的在于帮助受挫学生从不变的情绪中迅速解脱,调整和防止受挫情绪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同时也有助于类似的学生避免相同的受挫。二、克服挫折的务实教育面对挫折,坚定信念是必要的。但任何美妙的构想或良好愿望必须用行动去实现。人们常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人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以其它方面的成功,弥补某一方面的缺陷,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个社会里样样都拿冠军。或许,上大学并不是每一个人的最佳选择。社会里有360行,行行出状元,成功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具有层次性。不少学生的目标长大后上大学,但有的上了大学也不一定喜上眉梢,因为他神往的名牌大学只能在梦中神游。由此可见,挫折更多是一种自我感受,自我感受的不通源于人们对成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