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庙镇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纲要口琴
课程名称:《优美的口琴》
主讲教师:张建民
课程类型:兴趣艺术
授课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教学材料:自编
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口琴(Harmo
ica)是体积最小的乐器之一。长条型琴体上设置方格窗口,窗口内设置簧片,通过口吹气流使簧片震动发音。口琴于1981年由德国人克利斯坦路易布什曼(Christie
FriedrichLudwigBuschma
)发明,至今已有180年。十九世纪末,口琴传入亚洲。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口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1931年,上海生产出我国自制第一批口琴。口琴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改进,品种已发展到了100多个,吹奏方法也日趋多样化,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它不仅能演奏一般曲目,而且能演奏高难度的优秀明曲及大型乐曲;不仅能独奏,也能进行重奏、合奏以及与其它乐器一道演奏,效果桌越。口琴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具有自身特色的乐器。由于口琴十分柔美动听,便于携带,容易学习,因此广泛流行于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便在我过流行开来,成为极为大众化的乐器,若进一步学习还能演奏各种复杂的乐曲及重奏于合奏。口琴种类大体分为单音、复音、重音、半音阶、布鲁斯、合奏用口琴等几大类。品种主要有复音(高音)、重音、半音阶、布鲁斯、和弦、贝司、中音、低音、笛声、多调、特调、电化、宽音域异风式、工艺口琴等100多种,不同的品种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功用。鉴于此我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口琴教学课”,并确定为选修课,同时注重技巧训练与音乐素质的培养并重。在曲目的选编上既注意脍炙人口的民歌的精选,又重视传统、当代名曲的兼容。明确了教与学双方的目标,对教学相长十分有利。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f(1)了解口琴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能独立演奏。(2)提高口琴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2、阶段目标:启蒙阶段:(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口琴的兴趣。(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口琴的训练和学习。(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初级阶段:(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口琴的训练与演出。(2)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高级阶段:(1)提高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