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以儿童为本”存在的几个误区
作者:杨雄陈林杨晓萍来源:《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9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儿童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国家颁布的系列政策文件中得到了相应的彰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将“幼儿为本”作为幼儿教师的基本理念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要以儿童为本。“以儿童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从幼儿出发,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最大限度促进幼儿的发展。然而,就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实践来看,不难发现“以儿童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以儿童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在具体的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误区。
案例一:大班上学期,A老师在沙水区投放了一些空塑料瓶、石子、木块和雪花片,意在帮助幼儿感受浮力的存在及大小等。一天,睿睿和鹏鹏拿着这些材料在水里玩耍。睿睿将空的塑料瓶放入水中,发现塑料瓶一直在水面上,他使劲将空塑料瓶往水里压,发现它仍然在水面上。睿睿就跟鹏鹏说:“这个塑料瓶一直在水面上。”鹏鹏也产生了兴趣,他将木块和雪花片放入水中并使劲往下压,发现这些东西也在水面上。正在这时,睿睿将石子放入水中,发现了意外的收获,并大声喊:“石子沉下去了。”鹏鹏听见了,将空的塑料瓶装上水放入水中,他发现装满水的塑料瓶也沉入水中了。A老师一直在观察睿睿和鹏鹏的行为,倾听他们的谈话,耐心等待幼儿的探索。
A老师在沙水区投放了与浮力、幼儿周围环境相关的游戏材料,意在帮助幼儿通过操作具体的游戏材料来了解浮力的存在及其大小,并获得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整个游戏活动中,A老师仅仅在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倾听他们的谈话,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让幼儿自行体验游戏的过程,获得游戏的愉快体验,但没有以适当的言语和动作引导,启发他们探究发现不同游戏材料的浮力大小不一样,从而掌握浮力存在的原理以及不同材料的浮力大小不同等概念性知识。“以儿童为本”的内涵要求幼儿园教师开展的游戏活动不仅要注重游戏的形式,更要通过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