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我认为“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权益为核心。学校办学必须一切为了学生的权益,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一切落实于学生的成才,实现学生教育培养的个性化和人性化。在实际工作中,把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才、学生的安全、学生的健康摆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才能真正将“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运用以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我做到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学生特点,满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正当合理的需要。2、以学生的本性为出发点,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引导学生;做学生的师长、朋友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3、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工作中遵循的原则,仅以如下一篇教学案例说明。《认识角》的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找角、认角、摆角”等活动,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通过“比一比”活动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认识角的大小与何有关。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具准备:两根小棒活动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大家认识吗?它叫什么名字?(三角板)师: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因为它有三个角),在哪儿?(让学生指一指)师:这就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认识角》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一)找角——直观感知师:除了三角板上面有角外,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上面有角,找一找看?学生汇报:指一指师: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存在,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演示:展示生活的角。师:这么多物体上都有角,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它们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了这个样子(课件展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由体抽象出形)(二)用小棒做角师:看清楚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