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戏活动帮助幼儿掌握、理解相应的概念性知识,注重游戏形式和概念理解的有机统一。
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不乏教师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而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但并未形成相应的概念性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丰富游戏内容,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情绪情感体验;第二,适时引导幼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儿去探究问题,培养其探究能力,掌握、理解相应的概念性知识。教师只有将游戏形式与概念理解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案例二:午饭后,B老师带着幼儿散步。她组织幼儿排好队后一起出发。幼儿井然有序,跟在她的身后慢慢行走,以达到消食的目的。经过草丛时,轩轩发现了一只蜗牛,兴奋地叫了起来,吸引了大部分幼儿的围观。面对蜗牛,幼儿产生了许多疑问:“蜗牛为什么背上有壳?”“它从哪里来?”这时B老师制止了幼儿的行为,说道:“起来排队,我们要回教室了!”悦悦跑过来拉着B老师的手,说道:“老师,我们还没找到蜗牛的家呢!”老师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坚持道:“先回去,该睡觉了,我们可以下午起床后再来找。”
下午起床后,幼儿一出教室,就往发现蜗牛的地方冲了过去。“咦?蜗牛呢?”“蜗牛去哪儿了?你那边有吗?”“没有。”他们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中午的那只蜗牛,兴奋劲渐渐地转变为寻找蜗牛而不得的失落。
B老师在午饭后组织散步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幼儿消化食物,保证其午睡质量,促进身体健康发展。然而在散步过程中幼儿偶遇一只蜗牛,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B老师却制止了他们探索蜗牛的行为,以达到散步活动的目的,这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忽略了对其兴趣爱好的尊重。B老师让幼儿午睡后去寻找蜗牛,虽然能够满足其探索欲望,却一无所获,这不仅没有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反而挫伤了其探索事物的积极性。“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强调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及过程性质量评价与结果性目标达成统一。但从B老师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只关注散步活动的最终的目标是加快幼儿的消化,保证他们的午睡质量,却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蜗牛的兴趣,以及探索蜗牛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其想象、语言表达以及合作等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散步活动是一日生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得成功与否不仅与活动所产生的最终结果有关,更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