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查原因、查制度、查落实,消除事故隐患并有详实记录。严格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保证施工准确无误。对分项工程的评定、技术交底,都按标准化作业。设立专职安检员、质检员,制定隐蔽检查制度,建立了试验人员值班制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强职民工培训工作,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为快速优质地建好大竹林隧道,合理降低工程成本,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公司编制了工程责任成本,订立了开挖、衬砌承包合同。每月参照责任成本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使工程投入得到较好的控制。截止2000年Ⅱ季度,公司共完成工程造价8000万元,其中:材料费占355,机械费占176,直接费占65。实现开累盈利800,利润盈余102万元。九、主要经验、教训和体会
经过一个项目工程的技术工作,对类似
12
f隧道工程施工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一)经验方面:第一,新奥法施工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在开挖。支护中应将初期支护作为重要环节。良好的初期支护既保证了安全,对工程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利用初期支护柔性变形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围岩的自承能力。第二,全断面多功能作业台架的应用,降低了开挖成本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是值得推广的施工方法。钻爆设计方面主要是保证爆破成型好和超欠挖符合规定。周边眼距不能大于60cm,采用间隔装药。大楔形掏槽可针对Ⅳ~Ⅴ类围岩广泛应用。第三,装碴、运输的配套应用。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加快开挖进度是重要的环节。为缩短爆破循环时间,采用ZCL50装载机装碴、12吨电瓶车牵引、S14梭式矿车运碴,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第四,衬砌工作应在细字上下功夫。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严格过程的规范化施工。在大竹林隧道出口段施工中,隧道裂隙发育,涌水受地区降雨影响很大,防排水是衬砌的关键环节,公司把盲管安设和防水板铺设作为衬砌工作的重要来抓。因此取得了较好的防排水效果。
13
f(二)教训:第一,单工序的完成要环环相
扣,顺序进行,必须彻底。特殊地段和软弱围岩段应保证良好的支护条件,稳中求快。在分界点有平导的12号通道与正洞相接,该地段属平层,断面跨度大。因初期支护没做好就冒然掘进而造成坍塌;在DⅡK172500~DⅡK171500段底未挖够标高,造成多增加了检底工作量,给衬砌工序带来很大阻碍,同时,也增大了成本。第二,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和深入了解地区自然特性。大竹林隧道出口为线路下坡段施工,坡度为95‰~11‰设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