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开发背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也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足见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所谓“习惯”是指一个人后天养成的自动化的动作行为倾向。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培养得好终身受益培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养成的良好习惯则会使学生受益
无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为一生储存资本使之不断地增值。这正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开设《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一课程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
“六年铺展一生”也就是力求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去为学生的一生作好铺垫。那么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习惯”。
二、良好的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对他们的未来起着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良好习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知识如果有不足还有时间再进行学习和弥补而人的习惯一旦形成将难以改变所谓“积习难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由于文化素质、家教观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许多农村的家长不重视也不懂得对孩子
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不但不重视形成好的习惯甚至还有不
少陋习习惯养成教育亟需加强。
四、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部分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
际存在较大的感知差距适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很少。
为此我校根据多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经验聚集全体教师的智慧编制了《小学
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教材。这对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
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小学生懂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掌握文明礼仪、公共秩序
以及有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的美好
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具体目标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学习、行为和生活包括惯
1生活好习
不任性自己单独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早晚刷牙饭
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