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访、电访。9、确定培养目标,在10月初把任务、指标落实到班,责任到人。10、各学科完成新课教学第二阶段(第一学期起至市一模)1、研究新课标大纲、考纲,把握教学方向,深入研讨高考的新动向,探索各科命题的新思路。2、各学科进入全面系统复习,坚持每周“讲一练一考”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全过程强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要求。3、落实分类、分步辅导计划,加强学生应试能力训练,不
第6页共8页
f断提高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4.重点抓好综合科的备考和学生的优势科目的辅导,突出它们对原始总分的贡献。5、各科每星期安排一次基础训练,英语听力每周三次。6、重视市组织的一模,广一模、二模等,并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引导学生查缺补漏。7、加强与区内外兄弟学校联系,想方设法从多方面获取高考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复习。8、召开各类型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召开中上层学生家长会,争取家长参与备考工作,请示他们为备考工作提供宝贵意见。9、每月安排月考,做到混合编班,集体评卷。要求各科任老师认真做好质量分析。每次质检后对进入培养对象范围内的学生集中开会,个别辅导,面对面地分析其优缺点,以求不断进步。第三阶段(市一模后至高考前)1、面向中上层进行强化训练,重技巧、重规律疏理,重查漏补缺,重回归课本2、认真整理、分析各地高考信息,逐步缩小复习范围,做到重点突出,力求少而精。3、综合各地信息,各备课组自命一份较高质量的试题,于5月底进行一次模拟测试,侧重于评讲。
第7页共8页
f4、要求各班主任及时了解与跟踪培养对象的情绪及表现,加强考前卫生保健及心理健康指导。5、做好考生报名、体检、填报志愿工作。6、继续加强应试能力训练,提高应试心理素质。7、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做好考前动员工作。让考生满怀信心迎接高考。8、关注考试科学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考试技巧,提高备考教学的实效性。要组织学生考试技巧的专题方式研究。9、最后冲刺阶段。全级老师工作时间从早上七点三十分至晚上十点三十分,实行全天候的“坐班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8页共8页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