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自身发光(M);所以,地球(S)不是恒星(P)。第三格:中项M在大、小前提中都是主项。其结构为:
如:黄铜(M)不是金子(P);黄铜(M)是闪光的(S);所以,有些闪光的(S)不是金子(P)。第四格:中项M是大前提的谓项,小前提的主项。其结构为:
如:有些押韵的作品(P)是诗(M);所有诗(M)都是文学作品(S);所以,有些文学作品(S)是押韵的作品(P)。2各格的特殊规则根据三段论的规则,各个格又引申出各自的特殊规则。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肯定;(2)大前提必全称。我们采取论证中的反证法来证明:(1)小前提必肯定如果小前提否定,则大前提必肯定,因为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根据规则(二)1)。大前提肯定,则大前提中的谓项不周延,而大前提中的谓项在此格中是大项,因此,大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
f如果小前提否定,则结论必否定(根据规则(二)2)。而结论否定,则结论中的谓项即大项必周延。如此,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这就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根据规则(一)3)。这种错误是由于小前提否定造成的。所以,小前提必肯定。(2)大前提必全称小前提肯定(已证),则小前提中的谓项不周延。小前提中的谓项在此格中是中项,而中项在小前提中不周延。但中项在两前提中至少有一次是周延的(根据规则(一)2),所以,中项在大前提中必须周延。而中项在此格的大前提中是主项,所以,大前提必定是全称判断。第二格的特殊规则是:(1)两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2)大前提必全称。第三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肯定;(2)结论必特称。第四格的特殊规则是:(1)如两个前提中有一否定,则大前提全称;(2)如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全称;(3)如小前提肯定,则结论特称;(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第二、三、四格的特殊规则,读者均可利用反证法证明。3各格的意义第一格大前提指出的是关于一类的情况,小前提又把某些事物归到这一类之中,从而推出某些事物情况的结论,所以,它最能体现三段论的公理,演绎推理的逻辑性质最明显、最自然,同时它的结论还可以是A、E、I、O中的任何一种判断。所以,它的用途广泛,凡是运用普遍原理去解决特殊问题时,都常常使用它。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它称为“完善的格”、“标准的格”、“典型的格”。除此之外,第一格对司法审判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法庭根据有关法律条款,结合具体案情,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