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都与中项相排斥(因为否定判断的主谓项是全异概念),这样,中项就不能起到联结大项和小项的媒介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大项和小项就可处于各种不同的关系中,如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等,因此,就不能通过中项来确定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得不出确定的结论。例如:中学不是大学;这所学校不是中学;
f所以,这所学校(?)。由上述两个否定前提不能确定这所学校到底是不是大学。2两个前提中如果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必有一前提是否定的两前提中若有一个是否定的,则另一个必须是肯定的,因为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当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时候,词项的关系不外乎两种情况:(1)中项与大项相排斥而与小项相联系;(2)中项与小项相排斥而与大项相联系。无论哪种情况,小项和大项总是排斥的。例如:任何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类社会是事物;所以,人类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个推理的大前提是否定的,中项“事物”和大项“固定不变的”相排斥,而和小项“人类社会”相联系,所以只能得出一个否定结论:“人类社会不是固定不变的”。再比如:蛇是无足的;这种动物不是无足的;所以,这种动物不是蛇。这个推理的小前提是否定的,中项“无足的”和大项“蛇”相联系,而和小项“这种动物”相排斥,所以,只能得出一个否定的结论:“这种动物不是蛇”。总之,不论哪种情况,结论必然是否定的。3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两个前提如果都是特称的,则前提的组成情况不外乎以下三种:(1)II型;(2)OO型;(3)IO(或OI)型。而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都不能得出结论。(1)假如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肯定判断,即II型,则这两个前提中没有一个项是周延的。这样,不论哪一个项做中项,都是不周延的,根据以上所讲规则(一)2,不能得出结论。例如:有些学生喜欢游泳;有些学生喜欢读诗;这两个前提都是特称肯定判断,它们的中项“学生”都不周延,而规则(一)2告诉我们,中项至少要在前提中周延一次,所以,根据这两个前提不能断定喜欢读诗的人和喜欢游泳的人的关系,因而不能得出结论。(2)假如两个前提都是特称否定判断,即OO型,则根据规则(二)1,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例如:有的青年不是团员;
f张某不是团员;这两个前提都是特称的,又都是否定的,从这两个前提不能断定张某是不是青年。(3)假如两个前提中一个是特称肯定,一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