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诊疗护理操作安排在最后。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专人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5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7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前后、摘手套后等应洗手或手消毒。8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与病人或其环境有大面积接触或病人有大便失禁等情况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9对于诊疗用仪器、器械等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
精选方案范本
f
消毒。10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消毒处理。11锐器放置在锐器盒中,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圾袋中按医疗废物处置。12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1、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2、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七、监测资料的分析
数据资料的整理、汇总及分析应专人负责,每日核实数据资料,如发现缺失,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逐步完善监测方法:每季度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半年再进行总结分析,以便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八、监测资料的反馈(1)将监测的资料与相同等级医院、省内或全国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多重耐药菌显著增高,应查找引起原因,避免多重耐药菌的暴发或流行;如显著降低,应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
精选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