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用工荒”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用工荒”
摘要摘要近两年来,“用工荒”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企业正常生产与经营的主要问题。如何突破“用工荒”这一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瓶颈,已经成为备受党和政府关注的大事,本文针对“用工荒”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交流,以求裨益。一、“用工荒”的现象及实质用工荒”邓振环先生发表在《人力资源》月刊上的“如何应对再现的‘用工荒’一文中总结出近几年的”“用工荒”可以分为三类人群和三个阶段。,三类人群分别是技术类、普工类、大学毕业生。三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是本世纪初,主要为技术类工人的短缺;第二阶段是2003年至2010年,在技术类工种短缺没有改善的情况下,普工的短缺又从珠三角蔓延至沿海各大工业区;第三阶段是今年以来,技术类、普工类继续缺乏,而能满足企业需要的大学毕业生又开始越来越难招了。“用工荒”的出现具有多重原因。一方面有社会原因,比如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以及新生代员工职场价值观与前代的不同等。同时,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因素,比如有些用人单位管理理念滞后,用人观念陈腐,将农民工视为“廉价劳动力”,工资过低,制度不规范,对员工的人文关爱不足、员工保留机制不成熟等因素也造成了人才的高流失率。其实,从我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可以看出,“用工荒”并不是劳动力缺乏,它反应了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其实质是一场围绕人才“选、用、育、留”的管理之“荒”。
1
f二、当前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如何应对“用工荒”当前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如何应对“用工荒”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如何应对对于“用工荒”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应该从其源头开始。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人看作一种资源,通过合理配置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样的人力资源配置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四个环节,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绩效、员工关系等六大模块要从根源上解决“用工荒”,首先要转换角色,对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认知从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其次,要从企业的战略方向和业务发展方向考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第三,重视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第四,系统地使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最后,主动、务实的态度。在用人的过程中,一方面主动争取、沟通、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