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工荒下清洁行业如何减少员工流动性
春节过后,一场大规模的用工荒席卷全国。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已处停工状态。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希望缓解用工荒。广州加工制造、服务等行业,缺工最为严重,缺工量预计达15万。而在号称“世界工厂”的拥有500多万外来打工者的东莞,缺工过百万。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长三角江浙沪等长三角众多企业自去年下半年就开始面临招工难的问题。据报道,2009年9月3日,浙江宁波市外资、外贸企业专场招聘会上,现场推出了8000个岗位,主要需求是一线工人和外贸业务员其中普通熟练工人的需求占50以上,而来参加招聘会的有3000人,最后达成意向的仅为1000人。环渤海地区也出现“用工荒”。随着经济转暖,企业订单增多,青岛企业节后用工需求强劲,青岛各劳动力市场也迎来用工高峰,由于之前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性裁员出现的用工缺口仍没有完全恢复,生产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补员和新增用工双向叠加,青岛本地各类企业的用工缺口达12万人以上,其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清洁行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新员工招不上来,老员工性流动增大,稳定队伍成为清洁行业新的课题。分析清洁行业的用工荒,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经济好转,各单位用工需求增加,现有低端劳动力
f短缺。随着国家经济的转暖,社会用工需求量逐步增加,新一代劳动力大多受过基础技能训练,低端务工人员大幅减少,给人以“脏”“累”“繁”印象的清洁行业自然少人问、、津。二是清洁行业薪酬不高,难以满足劳动力薪酬预期,城市生存成本提高,就业人员生活压力增大。目前使用清洁服务的大多在大中城市。随着物价,特别是房价的上涨,城市居住和生活成本急剧上升,清洁行业薪酬较低,平均水平为城市最低保障工资的160,难以满足在城市生活的需要。难以做到待遇留人。三是清洁企业资本较少,难以重视长远,招工多是应急,缺乏适当储备。清洁企业普遍规模小,资本少,大多数企业生存尚且不易,因此对员工的长远发展很少考虑,难以做到事业留人,招人时满打满算,不留富裕,急用时没有人员储备。四是清洁企业用工观念僵化,墨守成规,自我限制用工条件。目前劳务市场已经不是前些年供给充足的局面,这意味着企业难以招收到可急用的熟练工,若不肯投入培训员工,就会影响本单位用工。五是没有建立良好的用工保障机制。保险、福利、劳动条件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