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力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地方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主体性、示范性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道德意志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
f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实质教育论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示范法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七、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赫尔巴特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循序渐进原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模象直观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各科教学活动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清末
f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古代社会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