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育的一个分支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D以短期为主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无歧视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E广域课程五、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学记》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杜威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f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陶冶教育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教育无目的论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了正确舆论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六、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教育学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春秋》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