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更改人日期审核
f核
准
f5.4定额的修订定额的修订: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单项工序的定额消耗也随之不断降低,对劳动定额标准定期修订。修订劳动定额时必须从公司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劳动定额的核算办法,确保劳动定额工作的平稳开展。修订定额需要会同生产部门、工程部门、管理部门介入,采集现场作业实际情况对系统工时加以修正。涉及定额修改问题:a)产品(零部件)结构改变;b)原材料的材质、规格发生变化;c)工艺流程变动和加工工艺方法改变;d)设备和工艺装备变动;e)新的或替换的人员改变;f)个别定额与实际生产情况相差悬殊;g)零件的路线发生变化。5.5定额制定的方法制定产品定额应首先用工业工程技术对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进行优化使其各要素达到最加状态后用下述劳动定额制定方法制定劳动定额。a)经验估工法:b)统计分析法:c)类推比较法:d)作业测定法:作业测定是目前制定定额的主要方法。5.6偏差劳动定额的制定要求当生产因为机器、设备、刀具、夹治具发生意外情况下,根据提供的报告、照片、记录项等作为依据,可以调整该次作业的定额。5.7对于非标、少量的产品,可以适度在标准工时的基础上提高一定的系数。5.8参与定额员工的工资发放5.8.1原则参与定额考核的员工,定额的工时与员工的底薪直接挂钩。在完成定额的基础上,才享受底薪。5.8.2超出部分的定额按照定额折算为单位小时的金额乘以超出部分的时间总数5.8关于产品返修和报废5.9定额统计内容5.9.1工时利用情况统计工人的工时利用情况一般通过计算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出勤率:反映在制度工时内企业生产工人出勤情况。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时制度工时100工时利用率反映工人出勤工时实际被用于生产工作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工时利用率实作工时出勤工时100实作工时出勤工时制度内停工工时实作工时:是指工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制造某种产品(某道工序或完成某项)而实际消耗的工作时间。实作工时是对应于“定额工时”而言。一切非定额时间均不得混入。停工工时:是指生产工人在制度工作时间内,于某种原因造成不能干本职工作的时间。具体停工统计分类是:机修停工、动力停工、工夹磨具停工、无任务停工、开会、学习停工、社会文体活动停工、文明生产停工、倒班损失停工、其他停工时间。5.9.2定额完成情况定额完成情况的指标主要是定额完成率。定额完成率反r